摘要:許多人在耳朵上或者耳朵周圍有個小洞,在民間稱為“耳倉”,寓意是“取之不盡的糧倉”,據(jù)傳有這個小洞是“聰明富貴”的象征。
據(jù)說耳朵上或者耳朵周圍有一個小洞是聰明的象征,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是一種很危險的象征,因為一旦發(fā)炎化膿,后果很嚴重。
耳朵上的小洞是什么?
耳倉,在醫(yī)學上稱為耳前瘺道。耳倉一般長在耳朵前側(cè)(耳輪腳前),但也有開口于外耳道口或耳垂等地方的。
從外表來看,它可能只是一個小洞,但里面其實很復雜。這是因為里面的通道可長可短,有的四通八達,甚至能通到外耳道、咽喉。
耳倉是一種先天的畸形,是由于胚胎時期形成耳廓的結(jié)構(gòu)發(fā)育不良導致的。
簡單來說,就是胎兒發(fā)育的時候耳朵上應該閉合的地方?jīng)]有閉合好,從而留下了小孔。
為什么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呢?
這是因為耳倉的發(fā)生跟以下幾種情況有關(guān):
1、人種。亞洲兒童中有10%會有耳倉,而白人和黑人兒童中分別只為1%和5%;
2、家族遺傳性。耳倉在某些家族中發(fā)生率很高;
3、基因突變。一些耳倉是一種名為腮-耳-腎(BOR)綜合征的遺傳性疾病導致的,這個疾病和基因的突變有關(guān)。
耳倉感染會有什么后果?
耳倉感染發(fā)炎的話,危害會比較大,瘺管口周圍會發(fā)生紅腫、疼痛甚至化膿,且膿腫很難愈合。一次發(fā)作可能會反復化膿,甚至會向深處延伸。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哪些因素會導致耳倉感染?
1、揉耳朵,容易把細菌揉進耳倉內(nèi);
2、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fā)感染;
3、先天性耳倉分泌油脂并從小孔冒出來時,用手擠壓導致感染;
4、汗水、游泳時,沒有將水及時擦干;
如何防止、應對可能發(fā)生的病變?
瘺管就像一顆大樹的樹根,能分出許多的支叉,有的甚至能連通到咽喉部位,因此即使是進行手術(shù)也能很難除根,因此預防是重中之重。
為此要特別注重生活細節(jié),比如:
1、飲食上提倡清淡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
3、不要經(jīng)常用手去擠壓瘺管,同時注意保護局部清潔;
4、少揉耳朵,以免帶入細菌,導致發(fā)炎、化膿;
5、汗水、雨水要及時擦干,洗臉、洗澡、游泳后也要及時擦干;
6、選擇一款健康險,盡早以極小的代價獲得后期極大的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