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付消費”是經營者常用的營銷手段,但你真的了解這種消費模式嗎?“預付消費”的背后可能是陷阱。
“預付充卡”“享優(yōu)惠”,近幾年因“預付消費”而引起的消費糾紛屢見不鮮,在疫情期間更為嚴重,商家停業(yè)不予退款、跑路,不滿服務無法退款,這可能是“預付消費”的陷阱!
家住北京的班女士就曾遭遇這種情況,班女士在家附近的一家健身店辦理了一張健身年卡,且購買了店內的私教課程,共計消費10000余元。該店停業(yè)時班女士的大部分課程均未消費,而這家健身店也沒有任何回應,據班女士說,該健身店還存在很多像她這樣的學員,購買的課程都在萬元以上。
像班女士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消費者均掉進了“預付消費”的陷阱。其實,所謂預付消費,就是指消費者可以享受一定的優(yōu)惠,提前向商家預付一定的金額,獲得消費憑證,從而獲得商品或服務的消費方式。
實際上,預付消費掩蓋下的非法集資運作模式就是利用高額回報的虛假承諾進行誘騙,長此以往會導致資金難以運轉,不僅違背了消費服務的價值規(guī)律,而且消費者也將面臨嚴重財產損失。
根據人民網的報道, “預付消費”以預付形式進行非法集資具有以下特征:
一、通過公開途徑宣傳,廣告、購卡人員、業(yè)務員推薦等等。
二、虛假承諾在一定期限內返還購卡資金或支付一定利息。
三、小心“預付卡”“購物卡”或“預付消費”等字眼。
謹慎防范“預付消費”陷阱,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謹慎選擇。
在選擇時盡量選擇信譽好良好的企業(yè)。更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在預付或辦理預付卡前,要充分了解該企業(yè)的經營狀況、預付業(yè)務備案信息等。
二、明確信息。
辦理預付卡前消費者要明確預付卡的價格、功能、優(yōu)惠條件、服務標準、有效期限或次數、使用權限、退卡,補辦違約責任等各類注意事項。
三、合理維權。
保存好重要的證據如預付款憑據,合同等。如與商家產生消費糾紛且溝通無果,可以撥打消協(xié):12315或登錄315官方網站反映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一定要對非法集資行為增強防范意識,警惕“預付消費”的陷阱,避免上當受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