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曲霉素可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紫外光手電照射證明食物中黃曲霉素的方法無科學依據(jù),并不可靠。要避免黃曲霉素的危害,應選擇正規(guī)食品、遠離霉變食物并定期更換餐具。
近日,網(wǎng)絡上流傳著一段視頻:關閉燈光,用一種特殊的手電筒照射食物。若食物在燈下發(fā)出熒光,則說明其帶有黃曲霉素,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然而,經(jīng)證實,這種做法并不可靠。
1.什么是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是黃曲霉及寄生曲霉的代謝產物,是“明確可以致癌”的1類天然致癌物,毒性極強,可能導致急性食物中毒,甚至肝癌。若堅果、糧食等食材發(fā)生了霉變,就很有可能產生大量黃曲霉素,對身體產生危害。
了解其極強毒性后,很多人由于擔心導致健康風險,購入了能“檢測黃曲霉素”的手電筒。
2.手電照射證明黃曲霉素存在,有科學依據(jù)嗎?
黃曲霉素的檢測有多種方法,其中,“手電照射”檢測模擬的是熒光光度法。實驗室中,此方法的原理是通過紫外線照射,使樣品發(fā)出熒光并檢測熒光強度。后由熒光強度對該樣品中的某種物質進行定量計算。
測量某物質含量時,需經(jīng)過提取、脫脂、過濾等步驟,將物質聚集,使熒光效果增強。此外,測量熒光強度時,需使用高精度的熒光光度計,通過機器記錄參數(shù)并定量分析。
然而,手電筒照射測量黃曲霉素含量,原理似乎與之相通,卻并無科學依據(jù)。
首先,若食物中含有黃曲霉素,“手電照射”并不能分辨。未經(jīng)提取等相關操作,微量物質無法富集。手電照射后只靠肉眼分辨,精度更無法與專業(yè)設備相比。
其次,細菌、真菌、維生素A等常見物質都會在紫外光照射下發(fā)出熒光,照出的并不一定是黃曲霉素。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3.如何免受黃曲霉素的危害?
此毒素的分解溫度高于200℃。常規(guī)的烹調過程無法將其殺滅,但可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遠離它:
選擇正規(guī)食品。帶有黃曲霉素的花生、大豆等食材即使經(jīng)過加工,也不能使其分解。因此,未經(jīng)安全檢測的加工食品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遠離霉變食物。若食物入口后感覺味道發(fā)苦,則可能說明食物已經(jīng)變質。應及時吐掉并用清水漱口,避免吃進被霉菌污染的食物。
定期更換餐具。木制筷子和案板易發(fā)生霉變,若使用時間過長,則可能滋生黃曲霉素。餐具應注意清洗和消毒,并定期更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