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得不喝酒時,飲酒前需有選擇性地適當(dāng)進食。飲酒期間可通過選擇低度酒、細斟慢飲、不要混喝及大量飲水等方法減少酒精對機體的傷害。
喝酒傷肝、傷腦、傷胃,很多人意識到這并非危言聳聽,開始控制飲酒量和次數(shù)。但俗話說“無酒不成席”,聚會、應(yīng)酬等場合往往離不開酣飲。
不得不喝酒時怎樣減少傷害?有以下方法:
喝酒前吃東西保護身體。食物選擇很有講究。
減少對胃的刺激,建議大家記住“三高”:高脂肪、高蛋白或高碳水。酸奶、牛奶中蛋白質(zhì)可附在胃黏膜表面。饅頭、米飯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延緩酒精吸收,減少刺激。
此外,大棗、山藥、黑木耳等暖胃食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避開臘肉、咸魚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很多人提前吃解酒藥,以期緩解肝的損傷。然而,有專家稱其只能緩解酒后不適。飲食則可達目的:除了上面提及的,富含B族維生素的大多數(shù)綠葉菜和豆制品也能分別通過抗氧化劑及卵磷脂保護肝臟。
喝酒過程中酒精直接刺激身體,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嗎?
1、選擇低度酒
同等量下,酒精度數(shù)與對機體的傷害成正比。高度酒可達“一口頂三口”的效果。因此,建議大家盡量用果酒和啤酒代替白酒,低度酒代替高度酒。
2、細斟慢酌
一通猛灌相較于小口飲酒更易醉。放慢速度可為肝臟留足分解酒精的時間,減少對各器官的損傷。一般來說,一頓酒的時間控制在1-1.5小時為宜。
3、不要混喝
不同種類的酒混合,人體無法快速適應(yīng)酒精度數(shù)變化,便可能在不覺中飲酒過量。另外,混喝也會促進人體對高濃度酒精的吸收,引起頭昏等中毒反應(yīng)。
酒和飲料混合亦不可取。碳酸飲料釋放的二氧化碳可加速酒精進入比胃吸收酒精速度更快的小腸,從而加大傷害。茶和咖啡有興奮作用,會加重對機體尤其是腦部的損傷。
4、大量飲水
將酒精與水互溶,便可使其隨水分進入排泄液。喝杯西瓜汁,也可加速酒精通過尿液排出。
最后借飲酒的事例向大家科普一個保險知識:
投保重疾險時,若健康告知內(nèi)容里未要求如實告知飲酒相關(guān)病史,就不影響投保重疾;
如果問了,就要進入人工審核給出能否投保結(jié)果,但并非進入人工核保的就不能承保,只是可能會有條件承保。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