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殺死細菌芽孢的一種方法。在實驗室或者大型場合的消毒中我們往往采用化學的方法,而在日常生活里我們更常使用的則是物理方法。開水燙器具就是常見物理方法之一,那么這個方法真的有用嗎?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大家都在各種聚餐中奔波,在一頓接一頓的聚餐中,小諾發(fā)現(xiàn)了很有意思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大部分人在吃飯前,都有著用餐桌上的開水燙一下餐具的習慣,小諾向他們詢問原因時,他們回答這樣可以給餐具消一下毒。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著這樣的習慣,那么開水燙餐具真的可以給餐具消毒嗎?今天小諾就打破砂鍋的來給大家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餐具上都可能附帶著哪些微生物。
餐具上攜帶者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幽門螺旋桿菌,大腸埃希菌,傷寒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病毒(甲肝、乙肝、丙肝病毒、輪狀病毒等)、真菌(霉菌)以及芽孢等。
細菌中幽門螺旋桿菌需維持10分鐘高溫100℃可滅活、大腸埃希菌需1分鐘75℃可滅活、傷寒沙氏門菌需15-30分鐘70℃可滅活、金黃色葡萄球菌需30分鐘以上80℃高溫可滅活;病毒中輪狀病毒等腸道病毒56℃水中加熱30分鐘即可滅活、肝炎病毒在100℃水溫下煮沸1分鐘可滅活;霉菌(以黃曲霉為例,一旦出現(xiàn)就會產(chǎn)生毒素,對人體危害極大)大部分80℃以下即可滅活,但是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毒素的霉菌是無法通過一般的物理手段滅活的;芽孢為病毒的休眠體,生命力極其強悍,一般物理方法難以滅活。
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開水所能造成可能結果。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開水是溫度高達100℃以上的水,現(xiàn)在在吃飯前常被用來進行餐具消毒,但是它真的有餐具消毒的作用嗎?我們從餐具上不同的攜帶物分別來看,首先是細菌,大部分細菌都是可以通過高溫進行滅活的,但是這種高溫滅活并不是沖一下就可以,而是需要至少5分鐘以上的浸泡;其次是病毒,部分病毒也可以通過高溫消毒,但是同樣需要一定持續(xù)時間;最后是霉菌和芽孢,普通的霉菌可以通過開水滅活,但是真正能對人體產(chǎn)生影響的開始產(chǎn)生毒素的霉菌和芽孢都是無法通過開水滅活的。
因此,開飯前的用開水沖刷餐具,是可以通過水流帶走一部分微生物的,但是要達到消毒的目的,則需要5-10分鐘的開水浸泡。
最后,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去餐廳吃飯擔心餐具不干凈的解決方法。
1、餐廳選擇:盡量去就餐環(huán)境干凈、衛(wèi)生達標的餐廳,減少致病菌感染的機會。
2、自備餐具:抵抗力較弱的孩童、老人在外出就餐時,有條件盡量自備餐具。
3、正確燙法:如果習慣用餐前開水燙餐具的話,建議用100℃開水燙3-5分鐘。
4、自身衛(wèi)生:飯前用流動的水進行七步洗手法。
綜上,開水燙餐具確實對餐具的消毒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所能起到的效果是十分微小的,建議大家還是從本源出發(fā),少去衛(wèi)生不達標的地方吃飯或者時刻自備碗筷。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那我們下篇見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