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人對于應不應該拔智齒沒有明確的答案,及早拔除確實能夠起到預防口腔疾病的作用,但對于醫(yī)生來說,應不應該拔智齒取決于牙弓的大小和智齒與鄰牙之間的位置關系等因素。
智齒逐漸成為齒科疾病中僅次于齲齒的存在,常常使人束手無策。盡管沒有智齒也不影響食物的咀嚼和口腔健康,那出牙的智齒是否有必要拔除呢?拔除智齒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跟著小諾一起來了解吧!
一、什么是智齒
智齒又被稱為“智慧的象征”,是人類口腔內(nèi)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顆磨牙,一般情況下,會長出上下左右對稱的四顆牙齒。但由于個體的差異,長出智齒的時間也不一而同,所以當長出智齒的數(shù)量和年齡異于他人時,也無需驚慌。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二、哪些情況下需要拔智齒
1、當蛀牙侵蝕了智齒時。如果智齒在出牙及生長的過程中沒有嚴重的不適感,就可以保留下來,但智齒也是牙齒,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也會被蛀牙侵蝕。如果蛀牙對智齒的侵蝕僅僅停留在咬合面上,接受簡單的修補即可,一旦出現(xiàn)在鄰接面或被侵蝕的程度較深,就需要在治療時將其拔除。
2、當智齒出牙空間不足時。每個人的牙弓大小不同,如果出牙的智齒大于牙弓的大小,就會產(chǎn)生腫脹、疼痛感,影響到了正常的咀嚼進食,就說明智齒到了非拔不可的地步,需要等到消腫之后將其拔除。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消腫之后疼痛有所緩解,智齒的出牙空間不足也會因其位置不正導致清潔困難,從而成為蛀牙。
3、當智齒阻礙了鄰牙的生長時。因智齒出牙空間不足,在它日后的生長過程中,也會擠壓鄰牙的位置,在進食中非常容易嵌塞食物,久而久之,就回成為牙髓炎發(fā)病的元兇,為了其他牙齒的健康,也必須將智齒拔除。
以上常見的三種情形就屬于不得不拔除智齒的情況,當然,自己的智齒應不應該拔除,還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和醫(yī)囑來進行選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