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胖瘦受到遺傳因素、能量的攝入與消耗、平常的飲食習慣、工作壓力,還有大腦的主觀想法等方面的影響。如果身體處于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那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帶給你的只有焦慮。
在生活中,“狂吃不胖”和“喝涼水都長肉”,是同樣讓人頭疼的存在。胖瘦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是基因還是生活習慣?在身材焦慮的氛圍中,我們又該如坦然面對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
先和小諾一起來了解,胖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1、遺傳因素;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幾率為40%,如果父母都肥胖,孩子肥胖的幾率為80%,如果父母都偏瘦,孩子超重的幾率約為7%。許多研究表明,遺傳在預測個體體重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還發(fā)現(xiàn),脂肪細胞數(shù)量,脂肪細胞體積,脂肪組織分布的位置也影響個體體重。
2、能量的攝入與消耗;如果攝入的能量長期小于消耗的能量,自然會造成肥胖。比如在生活中勞動強度小、久坐于電腦前,運動鍛煉的時間少或者幾乎沒有。
3、日常的飲食習慣;飲食習慣偏好于高糖高脂,口味重油重鹽,且對于食物中的“隱形糖”毫無防備,輕信所謂的“零脂肪”食品,不健康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也不會帶來讓人滿意的體重數(shù)據(jù)。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4、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太長、壓力太大導致過度勞累,都會讓人沒有其它精神去做運動,還會伴隨有睡眠品質(zhì)不佳甚至是失眠。從而使得身體的荷爾蒙發(fā)生改變,促進食欲的腎上腺皮脂素、饑餓素上升,抑制食欲的血清素、瘦素下降,讓人無法克制地吃太多東西,自然就變胖。這種現(xiàn)象又被稱為“過勞肥”。
5、大腦的主觀想法;胖瘦還受到大腦主觀想法的控制,比如,同樣的體重,身高高的人就會比身高矮的人顯瘦,還會受到臉型、體脂率、三圍的影響。
無論體重的多與少,只要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nèi),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都無需過度焦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