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知道:人體在進行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每天大概生長出100多億個新細胞,同時,也會長出1到20個“癌細胞”?
理論上每個人的體內,確實都有“癌細胞”的存在。
因為在機體每時每刻的更新過程中,DNA復制難免“出錯”,導致基因突變,變異的細胞中一部分就會變成前癌細胞。
那么,為什么不是人人都患癌呢?
由于我們體內免疫系統(tǒng)的存在,可以產生強大的抗癌效果,所以,盡管每個人體內都有前癌細胞產生,但發(fā)展成惡性腫瘤的人是極少數(shù)。比如:
1、癌細胞在10的5次方以下,一般可以通過人體的免疫功能清除錯誤細胞。
2、癌細胞數(shù)量大于10的6次方,需要配合相應的治療手段來進行醫(yī)治。
3、如果是到10的12次方,人就已經病入膏肓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顯而易見,提高免疫力是我們應對癌癥的一個有效措施。但生活中的一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免疫,甚至會助長“癌細胞”,是哪些因素呢?
1、油,高脂飲食催生癌細胞
飲食中如果高熱量食物、動物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纖維素和維生素等明顯缺乏時,溶解和吸收致癌物的危險將會增加。
2、愁,消弱防癌的免疫力
情緒壓抑、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的人,其免疫力相對減弱,往往無力消滅異常細胞,最終促成癌細胞。
3、煙,基因突變的幫兇
國際期刊《科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連續(xù)一年每天抽完一包20根煙的人,體內的每個肺細胞會發(fā)生150個突變。
4、酒,臉紅更容易基因突變
酒精在體內代謝,會變成乙醛,而乙醛大量堆積,會導致染色體重排,并永久地改變DNA序列,從而導致癌癥的風險。
5、糖,每天超過25克就很危險
實際上,癌細胞往往比正常細胞生長更迅速,對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會與正常細胞爭奪營養(yǎng)。
6、懶,懶癌是真的存在
當運動微微發(fā)汗、有氣喘的感覺時,人體會產生較大量的內啡肽,這是一種能增強愉悅感的激素,可提升身心機能。
7、老,90歲后的癌是生理性的
人類年齡越大,基因突變率越來越高,復制錯誤的幾率也越來越大,而修復功能反而下降。在衰老達到一定程度,人體的平衡系統(tǒng)會越來越差,得癌癥的機會自然也就高了。
癌癥的應對除了提高免疫力,另一個有效措施是購買重疾險,提前以極少的代價獲得后期極大的治療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